欢迎,来自IP地址为:35.171.164.77 的朋友
把手机放回属于它的位置吧!化繁为简,弃末返本;必需品少了,脚步轻捷了,自然走得更远
这旋风究竟从何袭起?时代推移下,智能手机成了指缝间的快餐文化,一种新颖的生活方式。它对我们的影响不言而喻。对于日理万机,工作大忙的各界人士,有了它雷厉风行;对于更多的人,有了它如虎添翼,通行无阻。多样化的功能及应用程序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丰富了紧凑的生活节奏,成了普罗大众的标配。
它为我们潜藏喜怒哀乐的内心活动开启了一扇偌大的窗,也为自我展示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平台。社交网络(脸书、微博、微信等)、视频、网购、电子书、 电子游戏等,只要一机在手,无所不能。不仅如此,它还取代了闹钟、手表、指南针、地图、相机、笔记本……几乎我们生活里离不开的,一滑解锁,心想事成。“ 方便快捷”成了社会主旋律的今天,“ 被科技宠坏”的我们习于借助“ 智能”力量,透达生活大小事。可想而知,手机磅薄的力量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模式与生活习惯。
消磨零碎时间近乎完美的工具
根据英国《镜报》,一项最新研究对手机十大常用功能进行排名,发现其通话功能仅居第六。环球网综合报道亦指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它早已超越原本单纯的通讯意义。那如今我们都用手机做什么呢?无可厚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智能手机快速整合传递信息的即时性完全切合了现代人事事求快的准则。堵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吃饭喝茶的时候、甚至是如厕的时候,我们下意识掏出方寸大的模块刷一下。它简直是打发零碎时间近乎完美的工具啊!
情绪缓解与宣泄的主要途径
知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表示:“好奇心和窥探他人隐私乃人类天性和本能。” 个体的人生活在特定群体中,往往透过不同方式来体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也满足了被这个群体其他人关注的需要。我们极其渴望的存在感、认同感及归属感,偏偏在现今社会种种制约下,一一被规范;而在尺度宽绰的网络世界里,这些长期被压抑却从未泯灭的“ 本能”不但获释,且兼倍活跃。智能手机从而成了情绪缓解与宣泄的主要途径。我们透过抒发心理状态、窥探他人近况、关注某公众人物动向等来满足自身社交需求及各种心理诉求。
日常生活点滴,手机拍毕上传,成了一种生活态度。自拍不必说,更是广受欢迎。曾经在别人手上的权力重新回到手里 ──不偏不倚击中了现代人寻求至高自主权的心态。USLA心理学教授 ── Dr. Andrea Letamendi曾说:“人是社会动物,天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目光。自拍,尤其是发布到网络上的,实为呈现我们想要别人看到的自我和生活。” 自拍可在数秒内传递许多“ 一言难尽”的信息。今天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当下状态无所遁形,更是对抗距离的最佳良药。
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恣意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当儿,支付高昂代价在所难免。可悲的是,这不再是“ 社会现象”那么简单。它经已攀升至另一层次的依赖和沈溺。不仅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且急速加剧。姑且不论眼疾劳,手指肌建炎,低头颈椎压迫血管或神经等生理上的伤害,真正令人担忧的实为另一股无形的入侵式思维 ── 那种明知道没必要却控制不了的压迫感,遂促成焦虑难耐,空虚浮躁。
美国心理及社会学家雪丽.杜尔寇(Sherry Turkle)指出,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站不仅侵扰我们独处思考的空间,更已逐渐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自面市后,过于炫丽的手机世界让我们不自觉分心,在待人接物或处事方面难以全情投入一如既往。有温度的接触荡然无存,生活中与周遭的人、事、物更愈见隔断。此外,当我们惯于透过手机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讯对大脑的刺激一旦静止,莫名的焦躁立刻爬上心头。不良情绪的积攒因此折射出一种社会病态。
如同精神毒品一样,网瘾发作时,我们就不留余地把所有的精神都给了手掌里发亮的方寸屏幕里,好像这样才能有效舒缓坏情绪,感觉宽慰。恶性循环下,我们使劲滑机至冷落了身旁的人事物,英文生字因而有了被杜撰出来的单词 ── 即由Phone“ 手机”及Snub“ 冷落”所组成的Phubbing。这个单词已于2012年被纳入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可见旋风席卷全球的事实,已不胫而走。
不复存在的深度与温度
智能手机乃引领我们走向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 。各种资讯、新闻及常识传达大大促进思维讯息与拓宽视野,让我们具备与时并进的条件。这些正向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互联网世界很多似真还假的资讯常被“有图就有真相”的“不二法则”蒙上面纱。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消化就把眼前所看到的统统照单全收。此外,万事以“快”为主轴的今天,从前“当面”斟酌慎思下的意见交换 (discuss) 已被浓缩成如今“当幕”(屏幕)精简扼要的直评 (comment)。这些现象无论在我们思维模式、心性心智体现或是伦理价值观方面,同样少了深度与温度,直叫人感慨。
我们或许忘了,许多生活技能与学问追求,始终需要高度的专注力与韧力。若没能具备深度思维、沈潜蓄势的能耐以及善于独处的心理素质,网络技能再纯熟脚步再快,也难有创意的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遑论成大事了吧?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不论夫妻、父母与孩子、上司与下属乃至同辈之间,不用心不专注一样引发情感危机。
失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社交网络扭拽了“通讯”应有的流程,更似取代了面对面交流的必要。看看现代社会生活的典型切片:三五成群的朋友聚会,个个却俯首苦刷。手指头的灵光度比起口齿的伶俐度来得铿锵有力多了!究竟是“开不了口”还是乐于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传发信息进行交流?原来手机里层出不穷的表情符号或图标贴纸等,对于表达能力欠佳的现代人更远胜万语啊!机里的喧哗与机外的沉默大相径庭下,是一种值得骄傲的社会科技进步还是极为可悲的人际关系退化?
毋庸置疑,智能手机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惟过分倚赖和沈溺,却让我们坠入沟坎。想想它冲击了多少温暖的时光?而今广为流传的:“最远的距离”,足以道明一切。同桌餐叙本是觥筹交错,凝聚感情的好时光,却因抵御不了美得晕眩的虚拟世界,千古以来丰厚的文化底蕴也难逃被啮噬的命运,哀哉哀哉!
手机的初衷本在于让人通畅沟通,怎么到最后却成了沟壑般幽深的隔阂?埋首小屏幕,我们下意识觉得它有迂回衡缓的能耐,从而放心揭下面具;因为认定外在真实世界虚情假意,俗不可耐,故而披甲戴盔。这种逃避与冷漠,实为变相的社交恐惧,它大大降低了生活该有的质量。网络联系当成生活常态,对于近距离交流却扭捏不自在。手机世界是不是已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社会伦理?咫尺之遥,却形同陌路。这样的现象再持续下去的话,若干年后,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会不会让我们重度倚赖智能设备,除了执守眼前屏幕外,就已完全失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了?
机不在手,如坐针毡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手机用户每天必须查看手机多达34次;频率竟已高达每10分钟一次!多年以前,我们外出只要有水,干粮及火镰,其他的?天塌下来当被盖吧!现在?除了驱蚊油及防晒霜,漏了手机更是万万不能!没了它,就是踏实不起来。本来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本来旨在让交流沟通更方便快捷,殊不知在大肆刷屏下,我们已被全然俘虏,与“现实”渐行渐远。不过方寸般大的智能模块,却像被注入生命一样,随同网络耀武扬威,对我们进行全局操控。我们真的被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打尽,万劫不复了吗?!手机变相成了桎梏,是福还是祸?
需要或需求?
记得小学生物课有个单元,我们学了需要与需求。所谓需要,乃指生活基本要素,其中包括衣、食、住、行;需求,实则具体化的表现。若需要作为前提的话,需求则是它的延伸。简言之,需要是必需品,它是无从选择的。好比饿了必须吃饭,渴了必须喝水。但至于吃得好不好,那是一种需求,即需要的延伸。
需求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吃稀饭,或是满汉全席。纵观人类的历史,我们却逐渐脱轨了。很多需求变成了需要,生活必需品名录也越来越长。智能手机──究竟是需要还是需求?欲望驱动下,我们对物质渴求不断,手机因而成了一种膨胀的需求。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一部只有通话和短信功能的普通手机,或是一部具优胜操作系统全触屏式的智能手机。那,它即是“可以选择”的。温故知新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好像一直都把它放在错的位置了?
言归正传,智能手机是生活必需品吗?重新厘清需要和需求之间微妙的界限,单纯的问题和从简的答案,人类在进化中却总爱把它复杂化。也难怪,这个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总有太多杂质,不断侵蚀本质。身外物越多,牵挂越多,越不堪重负。我们是主非仆,从不该被牵着鼻子走。自备过滤、化解、中和及澄清的睿智,远比智能手机里的各种应用程序及虚浮的网络世界来得强大自在多了!“拎有时,放有时”,尺度拿捏得宜的话,我们才能破茧成为真正的“机主”。
智能手机不过是个移动的媒体工具。努力调整心态,学会驾驭它,善用它所带来的便利与效率,方为明智。毕竟心与心的距离,还得靠线下构建方能健全。偶尔从小小屏幕中走出来,昂首阔步迎向阳光。重拾思考与观察能力,重拾与人沟通的本能,慢慢我们发现另一股由内而升的力量让人从容多了!
把手机放回属于它的位置吧!化繁为简,弃末返本;必需品少了,脚步轻捷了,自然走得更远。最有张力的从简,本来就是焠炼后的智慧啊!